logo

不排队的茶颜悦色还好喝吗——再聊餐饮机器人困境

2024-03-22

这是几年前我抛出的一个问题,当然现在茶颜可能没之前那么火了,但仍然是到长沙之后大部分人会想去体验的一个打卡项目。

其实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着一个观点,就是茶颜的成功主要是靠营销。人们是为了追赶潮流、为了时髦,为了在朋友圈发一张图,才会去排队、甚至外地的人会专程去一趟长沙就为了这一杯奶茶。

事实当然不是这样。如果只是因为营销,那这个品牌绝对不会火这么多年。实际上茶颜在长沙很多地方已经做到几百米一个店,依然是每家店都在排队。

所以必然是有一些特质迎合了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,这个留到后面再具体探讨。

还是先说开头的这个问题。

当时想到这一点,是因为在做一些餐饮机器人的产品。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,在想它有哪些环节效率不够高,如果改用自动化设备,出品速度提快,人们不用再排那么久的队了。不好吗?

实际上这个角度也完全错了。

如果你去店里点一杯就会发现,门店的体验本身构成它所提供服务的一部分,所以它本身就刻意放弃了一些东西或者说有自己独特的坚持。比如它不支持远程点单,你只能去现场点。它的店员一直都在忙碌,手上在忙,嘴也没闲着,一直在宣讲他们的理念。这个氛围还是挺让人触动的。

**相较而言,瑞幸这个品牌就很容易接受效率。**消费者并不关心这杯咖啡是由谁、怎么做出来的。因为我就想喝一杯我很熟悉的生椰拿铁或者简单的美式,我反而希望你减少人为参与环节,控制好参数做好标准化,这样我每天喝到的都差不多,并希望到店里拿上就走。

餐饮机器人并不是个新鲜事物了,但在国内还并没有受到广泛认可。我们刚开始做的时候,被质疑的问题总是围绕着商业效率,你要算 ROI,要问你出品速度,尤其是比人快多少。

我一度也被带偏认真思考着这些问题。但实际上如果市场没有需求,我做得再快,更快周期回本。没人买单还是白瞎。

所以前一阵当我又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,我突然想通了。

做为餐饮领域的产品,我们的首要目标不是追求效率,而是出品品质,它们当然都很重要,但你不能把顺序搞反了,这是理念问题,它决定了你的产品应该以什么样的面貌面对哪些人群

大家为什么老说机器人没有灵魂,因为把你的产品等同于工厂里的流水线了,就像大家并不喜欢预制菜一样。

所以我们在规划餐饮机器人应用时,在商业场景,你不能简单地把它类比于自动贩售机;在店里的场景,也不能完全用自动化的思路。

对于饮食,当然它有功能需求,但在物质如此丰富甚至过剩的时代,情感需求更为重要。

茶颜是新式鲜奶茶的开创者,大家可能首先是出于对它所展现的中国风的文化认同,但在产品层面,又被新鲜萃取的精选茶叶加上鲜奶的口感、以及健康的理念所俘获。这大概才是它经受住潮流考验的关键。

霸王茶姬借助资本的力量把这个模式迅速推广,成为当今最顶流的奶茶品牌。曾经的王者如喜茶,都不得不跟随推出类似品类。

餐饮行业劳动人员密集、劳作繁重、大量重复操作,还涉及食品安全问题,是非常适合机器人应用的一个场景,这是非常确定必然要发生的趋势。只不过目前没有特别好的案例。库迪旗下的茶猫,算是一个开端。

其实没有先例才正是创业者的机会,创新从来没有一蹴而就,黑暗中坚持埋头打磨的那个人,才最有可能拿出令人满意的作品。